近日,记者在云贵高原考察采访了一些中日经济合作项目,所见所闻,无不感受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与合作的真诚。
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坐落在风光旖旎的苍山脚下、洱海之边。学校建于1982年,现有14个少数民族的学生在这里就读。赵寅松校长介绍说:过去,由于历史、自然等诸多原因,学校教学设备较为简陋。1998年日本政府向该校提供了1.4亿日元(约1080万元人民币)的教学器材,包括计算机、语音系统、显微摄像系统及各种体育器材,基本改变了学校的落后状况。在生物课教室,我们看到学生们正在用显微摄像系统观察细胞结构。同学们说:过去上生物课只能从课本到课本,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仪器观察细胞切片,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。这些器材的使用,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金平县铜厂乡位于滇南山区,这里居住着苗、瑶、哈尼、彝、汉等民族,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.5%。境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地表水渗透严重,水资源奇缺。日本政府于1996年开始在该地实施利民工程援助。至1998年,援助款达100余万元人民币,全部用于架设引水管道、修建水池和家庭水窖。记者在前往铜厂乡采访的路上看到,沿途乱石林立、山高坡陡,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,我们来到大竹棚村。走进一家农户,76岁高龄的主人侯老桥正与老伴剥玉米,知道我来的目的后,老人高兴地指着院里新修的水窖说,过去遇到枯水期,全家人都要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背水,来回路程需多半天时间。现在好了,不用出门就可喝上干净的水,儿孙们还能腾出时间干农活。记者看到,老人住的房子刚翻盖过。为使屋檐下的接水器保持清洁,现在已换成了石棉瓦顶。王主任介绍说,这是“水窖革命”的内容之一,饮水问题解决后,村民们就有时间抓生产,饲养牲畜,开始寻求多种脱贫致富的路子。
日本政府援助我国六省的“粮食增产项目”于1992年开始实施,云南省的受援金额约5.13亿日元(约3950万元人民币)。1999年第二批日援物资包括水泵、化肥、农机和农药等。记者来到景洪市项目区,市农业局李进学局长介绍说,随着日援农业物资的陆续到位,市里投入了配套资金150万元,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增产措施。该市把大渡岗和景纳乡作为示范区,通过中低产田改造、“坡改梯”、优良种推广、优化栽培、平衡施肥等措施,促进了粮食生产,社会、生态和经济诸方面都已初见效益。
日本驻华公使杉本信行介绍说,从1979年开始至今,日本政府通过日元贷款、无偿资金援助和技术合作等形式已经在中国实施了总额约26000亿日元(约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)的开发援助,其中在云南省实施的款额约77亿元人民币。近年来,日本政府把合作、援助的重点放在我国开发潜力较大的内陆地区,积极配合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。